百丈叢林清規證義. 中

點閱:1

作者:(唐代)百丈禪師著

出版年:2025

出版社:華夏出版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圓明書房 080

格式:PDF,JPG

頁數:412

ISBN:9786267519189

分類:佛教  

系列書: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,本系列共3本,已完結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「叢林」者,通常指禪宗寺院而言,故亦稱「禪林」,但後世教、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的。中國禪宗從曹溪惠能大師後,四傳至於懷海禪師。江西奉新百丈山懷海禪師,以禪眾聚處,尊卑不分,於說法住持,未合規制,於是折衷大小乘經律,創意別立禪居,此即叢林之始。叢林的意義,舊說是取喻草木之不亂生亂長,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。
關於叢林制度,詳見於《百丈清規》和它的注書《百丈清規證義記》。
叢林制度,最初只有方丈、法堂、僧堂和寮舍。以住持為一眾之主,非高其位則其道不嚴,故尊為長老,居於方丈。不立佛殿,唯建法堂(後世乃立佛殿)。所集禪眾無論多少,盡入僧堂,依受戒先後臘次安排。行「普請法」(集體勞動),無論上下,均令參加生產勞動以自給。又置十務(十職),謂之寮舍;每舍任用首領一人,管理多人事務,令各司其局。後世叢林組織日漸龐大,各寺家風不同,為住持者多因時制宜、自立職事,名目層出不窮。
作者簡介

(唐代)百丈禪師

百丈懷海(749年—814年),俗姓王,名懷海,福州長樂人,祖籍山西太原郡,唐朝禪宗禪師,為馬祖道一門下,承繼洪州宗禪法。因居洪州大雄山百丈巖(位於今之江西宜春市奉新縣),人稱百丈懷海。唐穆宗長慶元年(821年),敕諡「大智禪師」。
百丈早歲離俗,十九歲在湖南衡山受了戒,於唐大曆元年(西元七六六),懷海與西堂智藏禪師、南泉普願禪師,前往江西歸投馬祖道一禪師。參學於江西馬祖門下,並任侍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