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 [第502期]:強健腸胃從吃開始

點閱:16

並列題名:Evergreen

其他題名:常春樂活

作者: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

出版年:2025.01

出版社:臺視文化

出版地:臺北市

最新發刊 : 2025-01-05

雜誌類型 : 月刊



雜誌簡介: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創刊,以提供健康的知識、實現長壽願望為出版宗旨,期望如家庭醫師般隨侍在側,成為全家人的健康指南。常春月刊每期精心策劃符合現代健康趨勢的專題,邀請國內外權威醫師執筆或諮詢;中西醫並陳、身心靈兼顧,透過通俗化、深入淺出的報導方式,呈現多元的健康訊息。二十一年來,常春月刊一向獲得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,在各種調查中,公認為「最認真閱讀、最需要保存、最願意傳閱」的一本保健類雜誌。

本期內容簡介

【專題報導】強健腸胃從吃開始
吃飯皇帝大、民以食為天,人類一天要吃三餐,肚子餓了還會補充點心,嘴饞的時候也會吃些零食,這讓負責消化的腸胃系統一直在工作,因此,要強健腸胃功能就得從飲食開始,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。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,加上規律作息、適量運動,不僅能幫助消化,也有助於腸胃健康的維護。

【part1】別誤踩錯誤飲食地雷
頻繁進食會使腸胃系統長時間處於工作狀態,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,同時,由於胃部長時間有食物需要消化,胃酸的分泌持續處於高峰,這可能進一步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。

【part2】常見5種腸胃困擾
包括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腹瀉、腸躁症,以及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有的胃食道逆流等5種國人常見的消化系統毛病,其實多數可通過飲食調整、生活習慣改善和壓力管理來緩解,但如果症狀持續,甚至惡化,則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

【part3】腸胃好能強化免疫力
腸胃健康對免疫力有重要影響,因為腸道不僅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地方,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約有70%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;當腸胃健康時,能夠有效阻擋病原體入侵,幫助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。

【part4】培養無壓生活方式
壓力對腸胃健康的影響深遠,腸道與大腦之間的「腸腦軸」聯繫,使得壓力可以直接影響腸胃功能;當壓力增加時,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,導致腸胃不適,甚至可能引發腸道疾病,因此,懂得適時紓壓很重要。

【part5】保腸健胃8食物
腸胃系統對健康的影響如此之大,還跟免疫力息息相關,預防勝於治療,就用食物建立起腸胃道保健的第一道防線,特別請專家來告訴我們如何從飲食中去養腸健胃。


【特別報導】 吃對油,一整年都健康
油脂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。吃好油、選對好油、並且正確用油,具有防癌、調節免疫力等功能,進而幫助健康養生;因此,選對油品是維持健康的重要第一步驟。一年之初,就從吃對油開始維持健康吧!

【Part1】影響健康關鍵的秘密
攝取過量的油是造成肥胖的主因,而且食用太多不好的油、變質油,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。但吃油並非都是不健康的,只要吃對身體好的油,也可讓身體更健康。

【Part2】依烹調方式來選擇
油品的種類相當多,許多人對於要吃植物油、調和油、還是動物油感到困擾,其實各式油品都有其特點,適合不同的烹調方式。想吃好油,先從認識油品開始,讓你不再傻傻用大豆油油炸?哪一種油品適合採取哪種烹調方式呢?市售調和油是什麼?調和油可安心吃嗎?
 

【特別報導】痛風患者越來越年輕
別以為痛風是老年人的疾病,近年來,痛風患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,年輕人患病的比例增加,引起醫療界的關注。以往大家都覺得痛風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,但近來發現,40歲以前就痛風發作的青壯年人愈來愈多,除了有遺傳因素之外,與生活、飲食、作息等息息相關。

【Part1】痛風危險因子多
痛風的發生,主要有先天遺傳因子及後天因素,先天遺傳多因體內對尿酸代謝不易;後天影響痛風的因素最主要為肥胖,不但造成高尿酸,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。

【Part2】多管齊下,預防復發
預防痛風復發,應該要適量運動、控制體重,並注意飲食清淡,少吃高普林類的食物和含糖飲,多喝水促進尿酸的排泄,並且要建立健康生活習慣,才能避免痛風的困擾。
雜誌簡介
 
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創刊,以提供健康的知識、實現長壽願望為出版宗旨,期望如家庭醫師般隨侍在側,成為全家人的健康指南。常春月刊每期精心策劃符合現代健康趨勢的專題,邀請國內外權威醫師執筆或諮詢;中西醫並陳、身心靈兼顧,透過通俗化、深入淺出的報導方式,呈現多元的健康訊息。二十一年來,常春月刊一向獲得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,在各種調查中,公認為「最認真閱讀、最需要保存、最願意傳閱」的一本保健類雜誌。
  • 編輯筆記 顧好腸胃過新年(p.4)
  • 教授專欄 液體切片在癌症診療扮演的角色(p.70)
  • 名醫系列 軍醫局副局長洪乙仁 打造國家級醫療堡壘,糖尿病防治前線領航者(p.94)
  • 好食主義 調味料提升食物風味,正確保存很重要(p.122)
  • 心理對話 職場霸凌狂燒,3面向培養復原力(p.126)
  • 保健書摘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(p.13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