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客家 [第59期]:客家詩人手稿

點閱:2

作者:臺灣客家筆會編

出版年:2024.12

出版社:臺灣客家筆會

出版地:臺北市

最新發刊 : 2024-12-01

雜誌類型 : 季刊

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
雜誌簡介: 由一群客籍作家自掏腰包創辦的《文學客家》,上週正式創刊,未來半年出刊一期,除了鼓勵客家人說客家話以外,更希望能夠藉由刊物的出版,提供客語文學創作舞台。 過去雖然有很多知名的客家文學作品,例如李喬的《情歸大地》(改編為電影《一八九五》)、吳濁流的《亞細亞的孤兒》及鍾理和的《笠山農場》,但是嚴格說起來,這些作品只能歸類於客籍文學作家的作品,而非以客語創作的作品。近年來開始有人強調必須以客語創作來彰顯族群文化。 推動《文學客家》創刊的客籍文學家、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表示,客家文學的相關創作一直以來都屬於弱勢,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河洛話作為創作語言的書籍雜誌,但是卻看不到以客語創作的書籍。 《文學客家》專刊內容豐富,包含小說、散文、新詩、評論等,是集結各界喜愛客家文學,創作者作品編輯而成,除了語言的價值外,作品中也表現出各地不同客家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內涵。

本期內容簡介

編輯个話

《文學客家》第59 編輯完稿,詩文成果承蒙各界支持,這期就用「客家詩人手稿22 篇」做專題,來同大家分享!
這期專題「客家詩人手稿」,係台灣客家詩人用客語書寫个詩題詩句,一筆一畫呈現親筆手寫个客家情、客家意,詩歌展演出客家个文化、人文同生活風情,傳送客語詩寫作个真誠經驗,承蒙邱一帆、湘子、王興寶、江昀、余惠蓮、廖惠貞、林碧瑤、徐儀錦、林錫霞、張瑞珍、吳添楷、左春香、劉玉芳、徐秀英、何卿爾、羅必鉦、賴添雲、廖純瑜、葉日松先生等,再加上封面畫家吳德亮个詩畫,總共有22 篇个手稿。
這擺〈有影有跡〉單元,係「2024 台灣客語文學營」个活動報導,活動主題:饒平客家同文學,在彰化地區辦理研習課程、參訪行程,這場文學活動个推廣,精彩又有意義!
承蒙黃有富、曾馨儀、饒維星、邱春英、田淑芬先生提供新詩作品,溫筆明、曾馨儀、客台語、彭欽清先生个散文作品;還有「故事」1 篇,曾鳳嬌先生講古。
「薪傳客詩」-推出校園作品,本期「高雄師範大學客語師資班作品展」,指導教授:邱湘雲,刊出6 篇詩歌作品。認同六堆忠義文學獎活動宗旨,為保存母語文化、推廣客語文學創作,借等優秀客語口說藝術(打嘴鼓、短劇)劇本提供客語教學輔助材,本期短劇單元刊登六篇優勝作品,大家共下來欣賞。
歡迎投稿,希望《文學客家》緊來緊好、緊來緊豐沛!
雜誌簡介
 
由一群客籍作家自掏腰包創辦的《文學客家》,上週正式創刊,未來半年出刊一期,除了鼓勵客家人說客家話以外,更希望能夠藉由刊物的出版,提供客語文學創作舞台。
 
過去雖然有很多知名的客家文學作品,例如李喬的《情歸大地》(改編為電影《一八九五》)、吳濁流的《亞細亞的孤兒》及鍾理和的《笠山農場》,但是嚴格說起來,這些作品只能歸類於客籍文學作家的作品,而非以客語創作的作品。近年來開始有人強調必須以客語創作來彰顯族群文化。
 
推動《文學客家》創刊的客籍文學家、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表示,客家文學的相關創作一直以來都屬於弱勢,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河洛話作為創作語言的書籍雜誌,但是卻看不到以客語創作的書籍。
 
《文學客家》專刊內容豐富,包含小說、散文、新詩、評論等,是集結各界喜愛客家文學,創作者作品編輯而成,除了語言的價值外,作品中也表現出各地不同客家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內涵。
  • 編輯个話(p.1)
  • 有影有跡 2024台灣客語文學營活動 魏麗華 饒平客家同文學行動(p.27)
  • 故事 曾鳳嬌 情義(p.104)